郭嘉突然笑了,仰头喝下一杯酒。随即说道:“我知道主公宅心仁厚,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行此决绝之事。但此事如果真的发生,那也是他们自作自受!”
张固听后哈哈大笑,郭嘉的意思很明确,颍川士族这帮人,作为郭嘉的乡党。如果能够明事理,愿意投降帮助张固,那么郭嘉看在同乡的份上,还愿意帮助一二。
可若是他们非要和曹操一条心走到黑,那郭嘉也不介意将他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而郭嘉和陈家这类没有过多投资曹操的家族,且与自己渊源颇深的家族,郭嘉还是想尽量拉上一把。
二人聊了许久,对于颍川士族的私密往事,郭嘉也知无不言。因为如此,张固对于这些传承许久的世家大族,也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
此时的兖州与青州、徐州交界处。早已是各狼烟密布。曹操、曹洪与黄忠、周瑜得大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曹操亲自坐镇济北国,与泰山郡的黄忠大战数场。双方不仅进行了兵马混战。武将斗阵也连战数场。
双方各自也有了不少损伤。其中曹操一方被杀的武将共有六人,其中被黄忠斩杀的宋宪、夏侯恩,被丁修斩杀的段昭、任福、严匡,以及被文聘斩杀的夏侯杰等……
而张固这边,则是被夏侯惇斩了曹性,以及被文丑斩杀了陈应。
随着大战的深入,鲁肃的五万大军,也从北海国与东莱等地兵分两路,各自支援了黄忠与周瑜各两万兵马。这也让周瑜与黄忠麾下的兵马同时达到了七万人。
而曹操这边,济北与东平二郡的兵马则有十万之众。青州这边,曹洪的兵马在得到荀攸与河北高览的支援下,也达到八万人。
曹操此时手中握有十八万大军,这也让曹操有了击败黄忠,攻入徐州的野心。
泰山郡的秋日,天空已经透露出些许阴沉,这也预示着一场大战的来临。黄忠站在营帐外,望着远处曹操军飘扬的旌旗,花白的胡须在风中微微颤动。
与曹操的对战,也对如今的黄忠有着一股无形的压力。毕竟对面那位,是击败了河北袁绍,有着官渡之战这种战绩傍身的一代雄主。
"报——"一名斥候飞奔而来,单膝跪地,"曹军先锋文丑率五千轻骑,正向我军西南粮道移动!"
黄忠眉头一皱,转身大步走入中军大帐。帐内,贾诩正与刘晔对弈,见他进来,贾诩缓缓落下一枚黑子,头也不抬地道:"老将军勿忧,此乃曹操诱敌之计。"
刘晔捏着白子沉吟:"文丑乃河北名将,曹操派他出击,必有所图。"
黄忠在舆图前站定,手指点在西北峡谷处:"粮道乃我军命脉,虽然徐州这边,有水路运输,粮草供应顺利,但是泰山郡,毕竟要靠陆路!此举不可不防。丁修!"
帐外走进一名身材修长的年轻将领,腰间悬着一柄造型奇特的长刀,正是当初刘繇麾下的“曲阿小将”丁修。
"末将在。"丁修拱了拱手,回应道!
"你率四千破军骑,前往接应粮队。若遇文丑..."黄忠眼中精光一闪,"不必留情。"
丁修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末将早就想会会这位传说中的河北名将究竟是不是名副其实了。"
贾诩终于从棋盘上抬起头,深邃的目光投向丁修:"丁将军切记,若见曹军撤退,不可深追。曹操善用伏兵,地形不利之处必有埋伏。"
丁修抱拳领命而去。刘晔看着他的背影,轻声道:"此子锋芒太露,恐有闪失。"
黄忠抚须而笑:"年轻人就该有这股锐气。况且..."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的刀法,可是连我都难以取胜。"
与此同时,曹操大营中。
"报!黄忠已派丁修率军前往护卫其西南粮道!"探子的声音在帐内回荡。
曹操抚掌大笑:"好!黄汉升果然中计!"他转向身旁的程昱,"仲德,依你之见,黄忠会识破此计吗?"
程昱捻着胡须,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黄忠老成持重,但贾文和必已看出端倪。属下以为,他们是将计就计。"
沮授点头附和:"丁修此子近年屡立战功,名声显露,前番又连斩我军三员大将!此番黄忠派他出战,必有深意。主公当做好两手准备。"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既如此,令文丑佯败,引丁修入峡谷。许仲康与曹纯亲自率虎豹骑埋伏于东侧,夏侯元让率军埋伏于西侧。一旦丁修进入,两翼夹击,务必生擒此子!张固麾下有两支精锐骑兵,此番必要折断这其中一支!"
夜色渐浓,西北峡谷中,丁修的四千骑兵如幽灵般穿行。月光被高耸的岩壁遮挡,只在狭窄的谷底投下斑驳的光影。
"将军,前方发现文丑部队!"斥候低声报告。
丁修抬手示意全军停下,眯眼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火把长龙。他忽然冷笑:"文丑号称万人敌,行军却如此张扬,唯恐我们找不到他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