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司马懿独自留在厅中。荀堪去而复返,低声道:"仲达,郭鸿之事..."

"友若先生放心。"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我已派人监视郭府。大战在即,不容半点闪失。"

荀堪叹息:"乱世之中,人心叵测啊。"

"正是。"司马懿望向厅外渐暗的天色,"不过友若先生今日之举,曹公必不会忘记。"

荀堪苦笑:"但愿如此。只盼这场劫难早日过去,还我颍川太平。"

……

郭鸿坐在回家的马车上,沉默不语,旁边还坐着一名中年男子,正是郭鸿之弟郭柔。

见兄长一直没有开口说话,郭柔疑惑道:"兄长所虑何事?"

车帘外雨丝渐密,打在车顶发出细碎的声响。郭鸿的手指在膝上轻轻敲击,节奏与雨声相合。他沉吟片刻,终于开口:"今日会上,你可注意到司马懿看我的眼神?"

郭柔眉头微皱:"司马仲达向来深藏不露,兄长是否多心了?"

"多心?"郭鸿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蜡封上印着模糊的飞鱼纹样,"三日前,曾有人潜入府中,留下此物。"

郭柔脸色骤变,下意识压低声音:"密信?难道是南边奉孝送来的..."

"正是。"郭鸿将信收回袖中,"奉孝派人传话,张固大军不日将至,要我们郭家早做准备。"

马车碾过一块石头,车身猛地一晃。郭柔扶住车壁,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郭奉孝这是要我们背叛曹公?"

雨声渐大,郭鸿的声音几乎淹没在雨幕中:"他承诺,若我们暗中相助,城破之日,郭氏一族可得保全,子弟皆可入仕新朝。"

"荒谬!"郭柔几乎要站起来,头撞到车顶才吃痛坐下,"曹公待我郭家不薄,颍川士族同气连枝,怎能为一己之私..."

"不薄?"郭鸿打断弟弟,眼中闪过一丝讥诮,"去年征粮,我郭家出了三成存粮;前月攻打南阳征兵,又抽走族中收拢的流民达半数青壮。若非我在朝中周旋,只怕他们要的更多!"

车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郭鸿阴沉的面容。郭柔第一次觉得,朝夕相处的兄长竟如此陌生。

"可张固残暴,若城破..."

"奉孝信中言明,张固已承诺破城后不伤百姓。"郭鸿压低声音,"况且,你以为颍川能守住?曹操主力远在青州,城中守军不足四万,如何抵挡张固八万精锐?"

郭柔沉默良久,雨水顺着车帘缝隙渗入,打湿了他的衣角。冰凉的感觉让他稍稍冷静:"兄长,此事可有与族老商议?"

"族老?"郭鸿摇头,"那些老顽固只知效忠汉室,岂会明白乱世中家族延续之道?若非你我一母同胞,我也不会贸然相告。"

马车转过一个弯,车轮陷入泥泞,速度慢了下来。郭柔借机掀开车帘一角,确认车夫距离足够远后,才继续道:"司马懿今日特意留下荀堪,恐怕已起疑心。兄长,收手吧。"

"来不及了。"郭鸿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上面刻着郭氏家纹,"奉孝派人送来此物,说是祖父当年赠予他父亲的信物。奉孝的手段,你我都清楚。"

郭柔盯着玉佩,喉结滚动。那是郭家嫡系才有的传家之物,郭嘉竟能拿到,说明族中早有他的人。

"等到张固攻来之时,阳戳守将赵涣会"醉酒"。"郭鸿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我们只需确保那夜族中子弟都在。"

一道惊雷炸响,郭柔浑身一颤。他突然抓住兄长手腕:"等等!若司马懿有异心咋办?或者张固败了……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吃里扒外的……"

郭鸿瞳孔微缩,但很快恢复平静:"我理解,但是如今确实已经到了该做决定的时候了。况且...如果不同意,难道真等到被事后清算吗?"

"兄长,此事风险太大。"郭柔声音发颤,"一旦败露,郭家百年基业..."

"正因如此,才不得不为!"郭鸿突然激动起来,又立刻压低声音,"你以为曹操真能一统天下?四战之地,强敌环伺,颍川迟早沦为战场。到那时,玉石俱焚!"

马车驶过一处水洼,溅起的水花拍打在车厢上。郭柔望着兄长决绝的神情,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父亲临终前将家业托付给长兄时说的话:"鸿儿,郭氏一族的未来,就交给你了。"

"柔弟。"郭鸿语气突然柔和下来,"还记得小时候,你总爱跟在我身后去颍水边钓鱼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