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颍川郡。在东汉末年,这里可以说是世家大族的聚集地。仅这一个郡,其有名的世家便包括,颍阴荀氏、许县陈氏、长社钟氏、襄城李氏、阳翟郭氏、阳翟辛氏、舞阳韩氏、定陵杜氏、等等等等。

202年九月,随着张固攻下稚县。司马懿与颜良败退颍川。而关羽也随之一起来到颍川扎下兵马。

此时的颍川郡,世家大族也开始有了些许想法。毕竟随着南阳的丢失,颍川郡将要直面张固的兵锋。

太平年月,世家大族便是草头王,掌握着笔杆子,清流话语权和朝廷官位的他们,基本上大部分人都会绕着他们走。可是如今,身处乱世,他们也要依附于诸侯之下。枪杆子里出政权,自古以来都是无上的至理名言!

直到此时,颍川士族才发现。他们似乎将所有的宝,都安放在了曹操的身上。不管是南方的张固,还是西北的刘备。都没有被他们投资。

当然也不是全对,张固麾下,便有颍川出身的郭嘉与徐庶二人。可是这两人也并不是受颍川士族的托付而前往投效。徐庶不必多说,平民出身,连颍川书院的门向哪个方向开都不知道!

郭嘉虽然出身于阳翟郭氏,也曾就读于颍川书院。算得上曾经接受过世家恩惠,但是这么多年来,根本就没有与颍川士族有过多的来往。所以如今就算颍川士族真的有难,郭嘉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所以,正是因为没有沟通的渠道,所以如今颍川士族才如此的焦头烂额。而一旦颍川遭遇攻击,世家大族的实力恐怕就要遭受严重的损害。

毕竟,世家大族除了要掌控权利,同样还要吃饭。颍川一带的土地,八成以上都掌控在这帮世家们的手中。为此,这些世家为何要分布在如此多的县城?

就是因为世家们由土地的所属来划分势力范围。而为了耕种这些土地,这些世家这些年来不知侵吞了多少人口与流民,用来帮助自家耕种田地。

一旦颍川被攻破,这些土地自然会被张固夺走。而一旦失去这些土地,世家大族的实力便会一落千丈。当初的陈登所在的陈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颍阴荀氏的府邸内,十二盏青铜灯将议事厅照得通明。厅内檀木案几上摆放着应季的瓜果和温热的醴酒,却无人有心思享用。

颍川郡八大世家的族长分列两侧而坐,主位上坐着荀彧之弟荀堪,身旁则是年仅二十余岁却已显露出不凡气度的司马懿。

"诸位,"荀堪轻咳一声,环视众人,"今日邀各位前来,实因局势危急。张固大军已至稚县,距我颍川不过百里之遥。曹公遣仲达与吾相邀诸位共商对策,还望各位畅所欲言。"

长社钟氏的钟演率先开口,此人是钟繇之弟,如今颍川钟氏的负责人。他年近五旬,须发已见斑白:"张固此贼,狼子野心!自南阳一路烧杀抢掠,所过之处,士族门第无不遭其毒手。我颍川乃文脉所在,岂能容此等粗鄙武夫染指?"

"仲常兄所言极是。"许县陈氏的陈纪微微颔首,此人是陈群之父,陈氏的话事人。他面容清癯,声音却铿锵有力,"我陈家与曹氏联姻多年,自当同舟共济。只是..."

他略一迟疑,"如今关羽也屯兵颍川,并不肯相助。仲达与颜良将军又新败,恐难抵挡张固锋芒啊。"

司马懿眼中精光一闪,接过话头:"先生勿忧。关云长虽勇,然我军在颍川尚有精兵三万。更兼颍川城高池深,若得诸位鼎力相助,坚守数月当无问题。届时曹公自青州回师,必可解围。"

"数月?"阳翟辛氏的辛评冷笑一声,"仲达可知城中存粮几何?战事一起,百姓流离,田地荒芜,我颍川百年基业恐毁于一旦!"

辛评与辛毗两兄弟当年拒绝曹操转投袁绍,但随着袁绍的失败,两人终于又投降了曹操。如今辛毗在曹操手下任职,辛评却返回颍川,坐镇家族。

厅内气氛骤然紧张。襄城李氏的李瓒捋须叹道:"佐治之言不无道理。去岁蝗灾,今春又旱,各家庄园收成不过往年六成。若再经战火..."他摇摇头,未尽之言众人心知肚明。李瓒是原青州刺史李膺之子,李氏族长。

"荒谬!"舞阳韩氏的韩融拍案而起,韩氏的韩馥曾经当过冀州牧,只不过随着韩馥的故去。韩家如今也失势不少,但无论如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韩家亦是世家一员。

韩融气势鄙人,"我听说张固所到之处,尽夺世家田产分与贱民与麾下士卒,由此可见他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诸位难道要做那待宰羔羊?我韩氏愿出私兵三千,粮五万石助曹公守城!"

定陵杜氏的杜袭年轻气盛,立即附和:"韩公高义!我杜氏虽不如韩氏势大,也愿出精兵一千五,并开放家族坞堡收容难民。"

司马懿嘴角微扬,向二人拱手致意。他注意到阳翟郭氏的郭鸿一直沉默不语,便故意问道:"兄以为如何?奉孝如今在张固帐下颇受重用,郭氏可有良策教我?"

郭鸿是原太尉郭禧之子,郭氏以修刑律名扬天下。其中郭图与郭嘉都出身于郭氏一族。

郭鸿面色一沉:"仲达此言差矣!奉孝虽出自我族,然其行径早为族人所不同。我郭氏世受皇恩,岂会与反贼同流合污?"他顿了顿,"只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