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吵是拿不出更多的银子赈灾。
吏部吵是官员失职。熙和帝还没追究责任,可以熙和帝那喜欢秋后算账的性子,能甩锅就尽量甩锅。
那拉扯谢峥入场的是吏部官吏。
那执意想要灾民入城的是户部官吏。
他们各有各的想法,嘴上说着是为了救人,实则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见两人互不相让,熙和帝似乎听烦了。
“罢了。听听段相的意思吧。”
段丞相本来老僧入定似的站在文臣之首,被点了名才不慌不忙的出列。
“老臣实在没什么好法子。
总不能让人饿死,可也不能把人都放进来。
那诏煌城岂不乱成一锅粥了。
依老臣看啊,就在城外建些临时棚子先安置了灾民吧。
再慢慢想法子。”
段丞相一番话后,朝臣们皆点头称是。
熙和帝突然看向谢峥。“峥儿,你觉得呢?”
“臣觉得段相所言及是。”
“暂时安置,能安置多少人?一千人?一万人?三万人?”
熙和帝是看向谢峥问的。
“臣料灾民总数不会超过三万。
还有不少灾民往东边的建宁,江宁和西边的月港,兰溪而去。三个地方分摊,总好过灾民都聚集在诏煌城外。”
谢峥静静说完,换来熙和帝一个狠戾的眼神。
“峥儿,朕很失望。你竟然同他们所想一般无二。
你是亲自去过北境的,应该知道北境的百姓……若是四散到诸地,会发生什么?
他们大多数不通教化,只知道放马牧羊。
让他们去了江宁,兰溪……那两处多文人,若发生什么冲突,恐怕会闹出大乱子。”
这就是不满谢峥所言了。
朝臣们垂着头,不敢开口。
谁也说不出比谢峥更好听的话了。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分流不行,聚集也不行。那要如何应对?
担心江宁,兰溪出乱子,难道诏煌城不会出乱子吗?
诸臣一时谁也看不透熙和帝的心思。
谢峥恭敬的放下龙鳞剑,然后跪倒认错。
“臣无用,不能替陛下分忧。”
“你有用,你很有用。你知道提点花家,平遥花逸,朕记得你同他情如兄弟。
朕还得谢谢你替朕着想,救下了平遥数万百姓。
可北境还有十数万百姓……你为何不救?”
诸人先是不太明白皇帝何意,待理解后不由得心生疑惑。
陛下的意思难道是说谢峥提前预料到了北境灾情,私心的只告诉了平遥花家。
而置令十数万百姓于不顾。
可是……谢峥怎么会知道?
直到这一刻,诸臣才意识到,今天熙和帝的怒火竟然是冲着他最宠的谢二少发作的。
“臣不明白陛下所言何意?
臣到北境的时候,北境一个春天都没下雨。臣便同花逸提了提。
至于花家做什么决定臣是真的不知。
属下也嘱托凤楚去平西示警了,可平西山家不屑这番言论。”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