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结束期末考试的这天,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一天。
12月23日晚上,学校组织全校师生集体收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令高远感到熟悉的词句从播报人嘴里清晰地吐出来:不再批“左”、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领”的口号、不再追究文革责任、团结一致向前看、将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改革开放……
他清晰地感觉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个全新的时代终于到来。
由大饭堂改造而成的礼堂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轰天的叫好声。
海淀这会儿还属于郊区,同学们的感受还不那么敏感。
二环以里早就戒严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马路上每隔一段就会有几名身穿便衣的公安或是武警官兵瞪大双目观察着来往的人群。
高远和李文化一人蹬一辆自行车往什刹海方向猛蹬。
冬天的京城寒风凛冽。
高远也不耍帅了,脱下了他的将校呢,裹着件军大衣,戴着顶棉帽子,大衣领子竖起来,把带子别进另一侧的扣子上,半张脸都捂得严严实实的。
脚上那双棉皮鞋却让李文化羡慕得两眼放光。
棉皮鞋乌黑锃亮,里面是羊绒的,一看就不是凡品。
据高远说是出自于3515厂,叫什么强人牌。
这双鞋是前阵子大伯去家里吃饭时带过去的,一家四口一人一双。
可把高家两姐弟高兴坏了,在这个的寒冬里,只要双脚暖和了,全身也就暖和了。
什刹海这地儿向来是老百姓们热衷于游玩的所在。
初冬时节,只穿一条短裤的老大爷们下饺子一般往水里跳,那叫冬泳,在老同志们心目中,那是向伟人学习的神圣不可侵犯之健康运动。
水面上一结冰,你看吧,冰面上全是脚踩冰刀的青年男女,热闹至极。
这地儿西侧,距离恭王府不远,就是着名的什刹海体校。
以前叫BJ市体工大队武术班。
也是高远和李文化今天的目的地。
两人从车子上下来,在门房处出示了工作证,大爷才允许两人入内。
负责接待二位的是武术队教练武斌。
“武教练好!”进了办公室后,李文化主动向武斌伸出手。
“李导演好!”武斌跟他握了握,态度颇冷淡。
他是昨天接到的通知,说北影厂两位工作人员要来挑选演员。
打心眼儿里是不乐意的。
在他看来,练武术的跟电影演员压根儿就不沾边儿,你俩跑我这里来挑演员,不是在毁我培养多年的好苗子么?
但上级领导让他好生接待的指示他也不敢违抗,就只能摆张臭脸试图让这二位知难而退了。
高远冷眼旁观,差不多能猜到这位心里怎么想的。
他也没打算抢李文化的活儿干,毕竟李文化才是《太极》这部影片的导演,必要的尊重还是得给的。
“武教练,我们的来意领导都跟您说了吧?”李文化直言不讳道。
武斌点点头,道:“领导昨天给我打了电话,说是二位要来看几个孩子。我说话直您二位别介意啊,翻了年就是全运会,我们武术队的孩子们正在加紧训练,这可是事关能不能为全市争得荣誉的大事,容不得有一丝懈怠啊。”
李文化岂能听不出他话语中的潜台词来,人家这是不欢迎自个儿啊,嫌咱们两个耽误了人家的正经工作。
他笑容微苦,看了眼高远,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了。
高远暗自叹息一声,脸上却笑容灿烂地说道:“我早就听人说过咱们体校人才济济,武教练您更是全体教练员中的王牌,带出了一大批优秀青年选手。
全运会嘛,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下,咱们体校的年轻人们一定能够取得佳绩再创辉煌的。”
像武斌这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你得捧着他唠,把话说到他心缝里去,啥事都不难办。
你若是一门心思跟他讲大道理,苦口婆心劝他服从组织安排那就完犊子了,他让人把你打出去你也一点招都没有。
听了高远这番话,武斌乐了,“小同志过奖了,都是大家刻苦训练的功劳,您怎么称呼?”
“我叫高远,是北影厂的一个编剧。”
高远自我介绍了一下。
武斌呵呵笑道:“哎呀,高远同志很年轻啊,这么年轻就当编剧,一定很有才华吧?”
李文化接茬说道:“不知道武教练看没看过《瞧这一家子》。”
“我看了,那片子贼逗乐,也不好买票,电影院门口每天都排大队,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弄到了两张票,陪我对象去看的,可笑死我了。”
“就是高远写的。”
“哦哟,真的假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