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摊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我俩能有什么办法啊,这年头儿又不让拉广告,所以只能指望厂里的支持。”
李文化也叹息道:“是啊,一点办法都没有。”
汪阳点了根烟,又把烟盒递给李文化,说道:“就不能压缩开支吗?”
高远明白他的意思,摇头道:“我给您算一下吧,这部戏分量最重的部分是闯塔,如果把闯塔的戏份全部拍摄下来,怎么也得耗时二十分钟。
后期制作每多减一刀就会减少一分故事的精彩性和完整性。
所以说,这部影片的时长肯定会超过100分钟的。
按照现在的惯例,一部影片最多90分钟,如果我们因循守旧,按照90分钟去拍摄,这故事就虎头蛇尾了。
所以我才说,增加预算是为了呈现故事的完整性和可看性。”
他上一部《瞧这一家子》就是在原版的内容上缩减过时长的,砍掉了一些无用的情节,使整部影片的节奏更加紧凑。
当然,这会儿也不是没有制片厂拍摄过超过90分钟的电影,但那属于个例。
李文化见汪阳还在犹豫,也补了一句:“厂长,我个人的意见和高远同志一致,闯塔是整部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精彩的看点,如果不能完整拍摄,那整部片子就塌了。”
汪阳狠狠抽了口烟,两道浓烟从鼻孔中喷出,他没说话,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打给孙文今,请他过来一趟。
不多时,副厂长孙文今到了,一见高远和李文化在座,就知道两人所为何来。
他打趣道:“你们两个这是来给老厂长施压了呀,为了《太极》的拍摄资金来的吧?”
高远笑了笑,说:“孙厂长料事如神。”
孙文今坐下了,点点他,道:“你小子甭拍我的马屁,我没那个料事如神的能力。你这事儿汪厂长早就考虑到了,猜到这部片子的拍摄资金方面一定会超出预算来,所以提前跟我说起过。”
汪阳苦笑道:“果不其然,这二位今天找我批预算来了。”
孙文今问道:“找您要多少钱?”
汪阳伸出一根手指头。
孙文今嚯了一嗓子,“你俩还真敢开牙,100万呐,这可不是超预算这么简单的事情了,你们这是逼得厂里不得不压缩其他影片的制作费用。”
高远也是苦笑连连,道:“想要把这部片子拍好,不投入资金怎么行。二位领导,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孙文今和汪阳对视了一眼,说道:“倒也不是说没有其他办法,开源不成咱就节流,我研究过剧本,你们这部片子的重头戏是闯塔没错吧?”
李文化点头道:“是。”
孙文今又道:“那就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头戏的拍摄上,在服装、道具、置景方面能省则省吧。”
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高远不赞同。
他说道:“服装、道具、置景恰恰是最需要加强的方面,孙厂长您想啊,如果说我们拍摄出来的晚清风貌让观众一看就很假,剧中的人物只留个大辫子穿得却四不像,那这部片子可就彻头彻尾地失败了,也会被人说咱们北影厂不专业的。”
“小高说的也有道理,咱们厂是国内电影事业的领头羊,拍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不仅是观众,更会让同行们笑破大牙的。”汪阳说道。
孙文今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他轻叹一声,嗓音低沉,道:“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向上面打报告,申请专项资金。”
高远有个疑问,上面指的是哪个上面?
是电影局,还是文化部?
这俩老狐狸一唱一和的,不会在打我的主意吧?
果不其然,汪阳笑着说:“这是唯一能够解决你们俩拍摄资金需求的办法了,小高,要不,厂里打个报告,辛苦你拿着报告去文化部走一趟?”
“爱谁去谁去,我不去!”
你俩套路我呢?
为了解决拍摄资金不足的问题,让我去找我大伯走后门,说是套路我都是对你俩的称赞了。
你们这是把我往跃华同志的鞋底子下送啊。
高远特肯定,只要自己拿着报告找上门,即便大伯给面子,批了,也不会真抽自己,但一顿狠批肯定是免不了的。
为了公家的事情让自己往里面搭人情,傻逼才干这种事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