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命李信在广西郡组建海军沿海岸线南下, 绕开群山的阻拦以同样的方式攻占南神州,再度获取大量的俘虏。】
李信也借此军功封王。】
可惜慢韩信太多年,信字被占了。】
于是以字封王, 是为成王。】
成王!
纵是养气十年, 在看到这个词的时候, 李信还是压不住心潮激涌。
这是封王啊!
陇西侯府聚集的诸将都艳羡至极。
他们都很清楚, 李信作为在秦二幼时“道德绑架”的对象, 再加上天幕确定的战绩,南征主将必然还是他。
………
广西郡,这名字听着就亲切多了。
嬴云曼很想按后世的省份重定大秦。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她难以将现今的返祖名称与记忆中的地图重合。
至于南神州……
秦人肯定不接受亚洲这个命名,因为“亚卿”是次于卿, 亚字在此时的意思是次一等。
亚洲更名神州,既好听又好记。
李信打下的应该是中南半岛。
我觉得他选的这个字不好,我每次看到成王都想在后面添个“败寇”。】
李信也不知道秦二会评价陈胜吴广为成王败寇啊!】
这成语不是在第一版《历史就有了吗?】
说明李信没看这书。】
秦二直言《历史有她造反的心得, 作为武将肯定得主动避讳, 退休之前不会看的。】
那秦二也不提醒一句?】
成王败寇也不是坏词啊,就你们这群沙雕网友搁这恶搞。】
成王败寇。
成事为王,败事则为寇贼。
李信同样不觉得这个词是坏词, 他能从中看出秦二对陈胜吴广的极高评价。
只是这两人是谁?
………
陈胜和吴广并没有将天幕上的名字与自己等同。
毕竟此时他俩并不认识。
得等到三年后, 他们才会在被征发戍守渔阳的路上相识。
现在的他们都只是普通的农民, 就算年少时就有大志向那也只是志向。
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韩信那么自信。
………
武将需要避讳《历史?
经过缜密的思考, 韩信觉得这跟他关系不大。
其他武将需要避讳, 是因为君上认为他们有机会就会造反。
但他不会反。
君上也信他不会反。
那就改成暗中买书好了。
而在北方战场, 韩信不需要逐步蚕食,剑锋所指势如破竹。】
限制他行军速度的只有帝国对疆域和俘虏的消化效率。】
所以他在信里催秦二多办学校, 因为官吏不够设郡就慢,设郡慢就影响他灭国的速度。】
说起来挺搞笑的,冒顿被兵仙打得抱头鼠窜,结果匈奴残部碾压西域。西域又被邦子哥彻底渗透,都不能算秦军侵略他们,是他们求着大秦王师来帮他们对付匈奴。】
匈奴对奴隶太不人道了,动辄打骂虐杀,王师好歹不随便杀奴还给当秦民的机会,西域人当然得喜迎王师。】
刘邦喜得眉开眼笑。
萧何为好友高兴的同时,也从韩信的信里看出更多东西。
大秦扩张的速度太快,以至于官吏不够用。
学校的存在既是在推行秦二的“华夏论”,也是在为大秦培养大量官吏。
而秦二在征匈奴时推动女性入学,恐怕就是为此时做准备。
………
这匈奴残部,是秦二故意让韩信驱赶他们进入西域吧?
充分认识到秦二的“有才无德”之后,张良无师自通性恶论的用法——
不管秦二做了什么,往最恶的方向想就对了。
从结果反推,张良能轻易找出证据:
刘邦从西域归来、秦二寄葡萄干给韩信、匈奴西逃、西域求援。
这些事恰好都发生在秦历二十六年。
世间没有那么多巧合。
完全可以理解为:
刘邦彻底渗透西域,认为时机已至便返回咸阳,随后秦二令韩信驱虎吞狼,之后就是西域求援。
为了培养出控制西域的官吏,秦二早在秦历十八年就以百家大议编纂教科书,办学后认为官吏还是不够,就要求他尽快推进女性入学。
而西南蛮的“尝试”,就是侵吞西域的预演。
………
王师,天子之师也!
儒家很快就能吵出结果。
西南蛮和南神州都是蛮夷,大秦以夏变夷为大义。
西域求援,喜迎王师。
大秦挥师西去,救西域诸民于水火之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