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街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喧嚣热闹。苏瑶身着一袭淡蓝色的布衫,头戴帷帽,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中。她看似是寻常女子出门采买,实则肩负着重要使命——为小宝恢复太子身份四处奔走、搜集证据。

路过一处幽静的小巷时,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传入她的耳中。苏瑶心生好奇,循声而去。只见一位老者正气愤地指着面前几个横行霸道的家丁模样的人,大声斥责:“你们这些德妃娘家的爪牙,光天化日之下竟如此欺负百姓,这还有没有王法!”那几个家丁不但毫无惧色,反而嬉笑嘲讽,推搡着老者。

苏瑶见状,心中涌起一股怒火。她快步上前,挡在老者身前,厉声说道:“朗朗乾坤,岂容你们这般放肆!”那几个家丁上下打量苏瑶,见她不过是个柔弱女子,便想动手驱赶。苏瑶自幼研习医术,对人体穴位也颇有了解,只见她身形灵动,几下巧妙的动作,便将几个家丁制住,让他们动弹不得。

老者对苏瑶的出手相助感激不已,邀请她到家中一叙。到了老者家中,苏瑶才惊讶地得知,这位老者竟是曾经在宫中担任要职的陈老臣。陈老臣虽已年迈,但精神矍铄,谈及朝堂之事,依旧目光炯炯。

陈老臣感慨道:“如今这朝堂,被德妃及其娘家搅得乌烟瘴气。老夫只因不满他们的所作所为,便被罢官在家,可我这颗心,始终放不下这大唐的江山社稷啊。”苏瑶听后,心中一动,觉得眼前这位老臣或许能成为他们的有力帮手。

一番斟酌后,苏瑶决定向陈老臣坦诚相告。她轻声说道:“陈老,实不相瞒,我身边有个孩子,他极有可能是当年真正的太子。”接着,苏瑶将小宝的身世,以及她们这些日子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陈老臣。

陈老臣听后,激动得双手颤抖,眼中泪光闪烁。他紧紧握住苏瑶的手,声音哽咽地说:“姑娘,这是真的吗?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我大唐之幸啊!我愿意倾尽全力,帮助小宝恢复身份,还朝廷一个清明!”

说罢,陈老臣颤颤巍巍地走到一个密室前,打开机关,从里面取出了一份泛黄的书卷。他小心翼翼地将书卷展开,说道:“姑娘,这是当年皇后生产时我负责记录的,上面详细记载了太子出生的时间、特征等信息。这些年来,我一直妥善保管着,总想着或许有一天能派上用场,没想到今日真的等到了。”

苏瑶接过书卷,仔细查看,心中一阵激动。这份记录详实且准确,无疑将成为证明小宝身份的关键证据。她深知,距离小宝恢复身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告别陈老臣后,苏瑶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赵文轩等人。众人备受鼓舞,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搜集德妃及其娘家恶行证据的工作中。他们四处走访,从民间受害者口中收集证词,从曾经与德妃娘家有过交集的官员那里获取内幕消息。

赵文轩凭借着自己在文人墨客中的人脉,打听到德妃娘家在商业上的诸多不法勾当。他们垄断市场,哄抬物价,致使许多小商贩血本无归,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苏瑶则利用自己医女的身份,在为病人诊治的过程中,从一些与德妃娘家有过接触的人口中得知,他们在修建宫殿时偷工减料,导致多处宫殿出现安全隐患。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收集到了大量关于德妃及其娘家种种恶行的证据。这些证据,有的是书面的契约、书信,有的是受害者的口述证词,桩桩件件,都足以让德妃及其党羽受到应有的惩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