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逸离开兔舍,往房间走去的路上,心里想着:“明日就是大年初二了,不知道又会有怎样的热闹。”
大年初一的夜晚,曹逸家的大堂里灯火辉煌,温暖的火光映照着每个人喜气洋洋的脸庞。一大家人分坐了三桌,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香气四溢。
祖父举起酒杯,满脸笑容地说道:“吾家子孙,今日团聚于此,共迎新春,实乃吾心之所盼。回首往昔,诸般不易,然吾族齐心,共度艰难。今新年已至,望吾家儿郎,志存高远,心怀仁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望吾家女眷,贤良淑德,相夫教子,持家有道。愿吾家老者,身强体健,含饴弄孙,尽享天伦。新岁新景,愿吾族上下一心,和乐融融,家运昌盛。来,同饮此杯,共祝新年万安!”众人纷纷响应,一饮而尽,欢声笑语顿时充满了整个房间。
饭桌之上,热气腾腾的佳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璀璨的烛火映照着每个人的面庞。众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而又温馨。
大爷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今日良辰佳节,吾等阖家相聚,共度新春。旧岁已去,风雨同舟,赖诸亲之力,家族和睦兴旺。新岁既临,愿祖宗庇佑,福泽满门。愿家中长辈松鹤长春,寿比南山;愿吾辈兄弟姊妹事业有成,顺遂无忧;愿稚子学业精进,聪慧机敏。愿新的一年,吾家诸事皆顺,财源广进,人人身康体健,岁岁平安喜乐。在此,吾敬诸位一杯,共贺新年!”
二爷满脸笑容,说道:“大哥这祝词说得真好!愿咱们照着这美好的期许,新的一年都顺顺利利!”
父亲紧接着说道:“是啊,大哥所言甚是!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定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来,喝酒!”
大姑父,小姑父举起酒杯:“来,干杯”
大爷话音刚落,大家纷纷鼓掌叫好,眼中满是欢喜与期待。酒杯相碰的清脆声响此起彼伏,犹如欢快的乐章。
孩子们兴奋地叽叽喳喳,大人们则是满脸通红,酒意微醺中更显豪放。女眷们也一改往日的矜持,彼此谈笑风生,不时传出银铃般的笑声。
酒过三巡,有人开始讲起了风趣的笑话,引得众人捧腹大笑,前仰后合。有人则起身敬酒,祝福之词不绝于耳。
长辈们面带慈祥,看着眼前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与满足。晚辈们则在这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家族的温暖和凝聚力。
整个酒桌仿佛被一团欢乐的火焰点燃,每个人都沉浸在这浓浓的亲情和新年的喜悦之中,忘却了一切烦恼与疲惫。
第二日清晨,曹逸睡眼惺忪地起床,伸着懒腰走出房间,却发现厨房里早已热闹非凡。他走近一瞧,原来是母亲、大姑和小姑正忙活着擀面包馄饨。
案板上,面粉飞扬,擀面杖有节奏地滚动着,一张张圆润的面皮快速成型。那馄饨馅香气扑鼻,引得曹逸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曹逸惊讶地说道:“娘,大姑,小姑,你们一大早就开始忙啦!”母亲抬头看了他一眼,笑着说:“今儿个初二,包些馄饨,大家一起图个吉利,保佑咱这一年都顺顺当当的。”
大姑接着说:“逸娃儿,快去洗漱,等会儿就能尝尝这新鲜出锅的馄饨。”曹逸应了一声,欢快地跑去洗漱,心里满是对这顿馄饨的期待。
兄弟姐妹们也陆陆续续起来了,一个个睡眼惺忪地走进厨房。
大姐曹丽看到母亲她们在包馄饨,立马挽起袖子说道:“我也来帮忙。”
二姐曹艳则在一旁打着哈欠说:“这馄饨闻着可真香。”
大哥曹帅揉了揉眼睛,说道:“这一大早的,大家都这么勤快。”
弟弟曹相笑嘻嘻地凑过来:“有好吃的,我可就精神了。”
表弟张辽还带着几分迷糊,靠在门边嘟囔着:“我还没睡够呢。”
大表哥赵鹏拍了下张辽说:“还没睡醒呀,小表弟呢?”
张辽揉了揉眼睛,嘟囔道:“表哥,我这不是被馄饨的香味给勾起来的嘛。弟弟,还在睡觉了。”
大家听到张辽的话,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一会儿,大娘和二娘也从地里摘了新鲜的菜回来了。
大娘把菜篮子往地上一放,喘着气说道:“瞧瞧,这菜多新鲜,正适合加在馄饨里。”
二娘笑着接话:“是啊,早上的菜带着露水,最是鲜嫩。”
大家纷纷围过来看,对这一篮子的新鲜蔬菜赞不绝口。曹逸说道:“有了这些菜,咱们的馄饨肯定更美味了。”兄弟姐妹们也跟着点头称是。
母亲连忙说道:“快,把菜洗干净,咱们加紧准备。”
大姑看着厨房里越来越多的人。皱了皱眉头,嫌弃地说道:“哎呀,这厨房人太多了,都转不开身啦!”
大家听了大姑的话,先是一愣,随后大姐曹丽笑着说:“大姑,人多热闹,干活也快嘛!”
大姑撇撇嘴:“哼,人多手杂,别帮倒忙就成。”
母亲赶忙打圆场:“大姐,孩子们都想来搭把手,图个喜庆,您就别嫌啦。”
大姑无奈地摇摇头,嘴里嘟囔着:“行吧行吧,都小心着点。”
赵婷和曹慧也兴致勃勃地想进厨房包馄饨,可大姑的那句“厨房人太多”让她们在门口犹豫了一下。
赵婷拉着曹慧的手,小声说道:“慧儿妹妹,娘好像不太乐意人多,咱们还进去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