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还是说道:“好,回去要听二爷的话,好好学习。”
曹逸重重地点了点头:“祖父您放心,我会的。”
说完,曹逸转身走出家门,和二爷一家踏上了回镇上的路。
曹逸和二爷一家回到镇上的家里时,夜色已经深得如浓墨一般。
街上冷冷清清的,只有几盏昏暗的灯笼在风中摇曳。他们的脚步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显得格外清晰。
曹逸抬头望着天空中稀疏的星星,心中还回味着小舅婚礼的热闹场景。
二爷一边开门一边说道:“都累了吧,赶紧进屋休息。”
进了屋,二娘点燃了油灯,微弱的灯光在黑暗中划出一小片温暖的区域。
曹逸打了个哈欠,跟二爷一家道了晚安,便拖着有些疲惫的身子走向自己的房间,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曹逸来到学堂,刚坐下,陈玉轩就凑了过来,一脸好奇地问:“师兄,你小舅结婚热闹不?”
曹逸微笑着回答:“那可热闹极了,来了好多亲戚朋友,大家都喜气洋洋的。”
陈玉轩眼睛睁得大大的,追问:“那有没有啥好玩的事儿?”
曹逸想了想,说道:“有啊,我们一起去找红桔,还烤火烤洋芋和红苕吃呢。”
陈玉轩听得入神,羡慕地说:“哎呀,听起来真不错!”
曹逸和师弟陈玉轩坐在座位上,陈玉轩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回家的见闻。
“师兄,我回家那天可有意思啦,我跟你说,我家隔壁的阿婆养的鸡跑丢了,找了好久才找到。”陈玉轩眉飞色舞地说着。
曹逸微笑着听他讲,时不时点点头。
等陈玉轩讲完,两人便拿出经书,开始背诵起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们清脆的读书声在教室里回荡。
李夫子站在课堂中,目光温和而满意地看着曹逸和陈玉轩。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欣慰和赞许,嘴角微微上扬,轻轻地点了点头。
“曹逸、陈玉轩,你二人近日学业精进,态度端正,实乃同窗之楷模。”李夫子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安静的教室里回响。
曹逸和陈玉轩听到夫子的夸赞,连忙起身,恭敬地向夫子行礼。
“多谢夫子教诲,学生定当加倍努力。”曹逸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眼神中透着坚定。
陈玉轩也跟着说道:“夫子谬赞了,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定当以师兄为榜样,不断进取。”
李夫子微笑着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继续开始授课。而曹逸和陈玉轩则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
另一边,苏念瑶在燕国的生活起初充满了陌生与不适。
苏念瑶在陆府的生活,因为有族人阿卓、尔古和阿依的陪伴,多了几分熟悉的温暖。
白天,她努力适应着新的学习课程,那些复杂的经史子集让她感到十分吃力,但她从不轻言放弃,总是埋头苦读,常常请教陆修远和其子女。
在生活上,陆夫人对她关怀备至,可她还是会偶尔想念母亲做的饭菜。与陆家的子女相处时,她起初有些拘谨,但渐渐地,大家的友善和热情让她融入其中,有了一些温暖的时刻。
阿卓和尔古时刻保持着警觉,每日认真巡查着陆府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存在的危险。他们身强力壮,眼神坚毅,只要苏念瑶出门,必定紧紧跟随在她身旁,用自己的身躯为她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
走在燕国的街头,旁人异样的目光和偶尔的议论还是会让她感到孤独和失落。她深知自己的身份特殊,必须更加努力,才能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立足。
阿依则是贴心地照顾着苏念瑶的起居。清晨,她会轻柔地唤醒苏念瑶,为她梳理那如瀑的长发,细心地为她挑选合适的衣物。一日三餐,阿依总是变着花样做出苏念瑶熟悉的家乡美食,试图用熟悉的味道慰藉她思乡的心。
夜晚,当苏念瑶因为思念部落而难以入眠时,阿依会坐在床边,轻轻哼唱着部落的歌谣,用温柔的话语安抚她的情绪。
在学习的闲暇时光,苏念瑶会与阿卓、尔古和阿依聚在一起,讲述部落里的往事,回忆那些曾经的欢乐时光。
他们的存在,让苏念瑶在这陌生的陆府中,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小天地,也让她更有勇气去面对未来的种种未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