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完这次文化节的经验教训后,易鑫和谭侨立刻投入到对下一次文化节的规划之中。他们深知,要想让四合院文化持续焕发生机,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就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
易鑫召集了两个大院里对宣传工作有想法的居民,再次探讨如何拓展海外宣传渠道。
易鑫说道:“这次文化节虽然吸引了一些外国友人,但我们的目标是让四合院文化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影响力。大家都想想办法,咱们怎么能让更多国外的朋友了解咱们的文化节呢?”
一位经常从事外贸工作的居民小王发言道:“我觉得可以和一些国际旅行社合作,把四合院文化节纳入他们的旅游线路。现在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通过旅行社的推广,能吸引更多外国游客专门来参加文化节。”
易鑫点头表示认可:“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可以准备一些精美的宣传资料,介绍文化节的特色活动和四合院文化的魅力,让旅行社向外国游客推荐。”
另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小李接着说:“我们还可以利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像 Facebook、Instagram 这些,制作英文、法文等多语言版本的宣传视频和图文内容。现在这些平台的传播力很强,能让更多国外的网友看到我们的文化节。”
谭侨补充道:“对,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国际宣传小组,负责运营这些国际社交媒体账号。定期发布有趣的四合院文化内容,和国外网友互动,解答他们对四合院文化的疑问。”
这时,一位擅长外语翻译的退休老师张老师说道:“在制作宣传资料和视频内容时,翻译一定要准确且生动,要把四合院文化的内涵准确传达给外国友人。我可以帮忙审核翻译内容,确保质量。”
易鑫感激地说:“太感谢您了,张老师。有您帮忙把关翻译,我们就放心多了。”
讨论完宣传工作,易鑫又组织文创产品设计团队开会,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定制化文创产品。
负责设计的大妈说:“这次文化节定制化产品很受欢迎,但我发现有些游客希望能有更多种类的产品选择。我们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新的品类,比如折扇、手帕,在上面定制四合院元素。”
易鑫赞同道:“这个想法很好,丰富产品种类能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不过在设计上,要突出四合院文化特色,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背景游客的喜好。”
一位年轻的设计师小赵说:“我觉得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元素,比如制作带有四合院图案的智能手环,或者能播放四合院故事的小音箱。这样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元素,又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谭侨眼睛一亮:“这个创意很棒,能吸引更多年轻游客。但在成本控制和技术实现上,咱们要仔细研究,确保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平衡。”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文创产品的发展出谋划策。易鑫认真记录着每一个想法,准备会后整理成详细的方案。
与此同时,为了让文化节的互动环节更加精彩有序,谭侨组织活动策划团队对各个互动项目进行复盘和改进。
谭侨说:“这次文化节有些互动环节时间把控不好,咱们要重新规划每个环节的流程和时间。比如四合院文化知识竞赛,可以提前设定好答题时间和规则,让比赛更加紧凑有序。”
一位活动策划人员说:“对于亲子合作的传统技艺比赛,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前期的指导环节,让家长和孩子们能更好地完成作品。而且可以邀请专业的老师进行现场点评,提高活动的专业性和趣味性。”
另一位工作人员补充道:“在活动现场设置一些引导员,及时为游客提供帮助和指引,这样能避免游客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出现混乱和迷茫。”
谭侨一边记录一边说道:“大家的建议都很好,我们把这些改进措施整理出来,形成详细的活动执行方案。在下一次文化节中,一定要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随着各项规划工作的推进,易鑫和谭侨又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资金。要实现这些改进和拓展计划,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易鑫和谭侨找到两个大院的居委会,商讨资金筹集的问题。
易鑫说:“居委会的领导们,我们为下一次文化节制定了一系列的改进和拓展计划,但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我们想听听你们的意见,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来筹集资金。”
居委会主任思考片刻后说:“我觉得可以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文化扶持资金。现在政府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四合院文化节这种活动很有意义,应该能得到一定的资金支持。”
谭侨点头道:“这是个好办法。我们可以准备详细的项目计划书,说明文化节的发展规划和预期效果,争取政府的支持。”
居委会副主任也说:“除了政府资金,咱们还可以寻求企业赞助。现在很多企业都热衷于公益事业和文化活动,我们可以联系一些与文化、旅游相关的企业,看看他们是否愿意赞助我们的文化节。”
易鑫感激地说:“谢谢领导们的建议。我们这就准备申请材料和企业合作方案,争取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易鑫和谭侨回到大院后,立刻组织居民们一起准备申请政府文化扶持资金的材料和寻求企业赞助的方案。
居民们纷纷出力,有的帮忙整理文化节的历史资料和成果展示,有的负责撰写项目计划书和企业合作方案。
张大妈一边帮忙整理资料一边说:“咱们这四合院文化节越办越好,肯定能得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李大爷也笑着说:“是啊,大家一起努力,把四合院文化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申请政府文化扶持资金的材料和企业合作方案很快准备就绪。易鑫和谭侨兵分两路,易鑫负责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申请,谭侨则带着企业合作方案去拜访一些潜在的赞助商。
易鑫来到政府文化部门,向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四合院文化节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规划。
易鑫说道:“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改进和拓展,让四合院文化节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走向国际,让世界了解中国四合院文化的魅力。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支持。”
政府文化部门的负责人认真听取了易鑫的介绍,翻阅了申请材料后说:“你们的活动很有意义,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我们会认真研究你们的申请,尽快给你们答复。”
与此同时,谭侨拜访了几家文化、旅游相关的企业。
谭侨向一家旅游公司的负责人介绍道:“我们的四合院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多次,吸引了大量游客。如果贵公司能赞助我们,不仅能提升品牌知名度,还能通过我们的活动,让更多游客了解和选择你们的旅游产品。”
旅游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你们的文化节确实很有特色,我们可以进一步商讨合作细节。看看如何实现互利共赢。”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易鑫终于收到了政府文化部门的答复,四合院文化节成功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文化扶持资金。同时,谭侨也与几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获得了企业的赞助。
易鑫和谭侨兴奋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院里的居民们。
易鑫开心地说:“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不仅获得了政府的文化扶持资金,还得到了企业的赞助。这下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来实现文化节的改进和拓展计划了。”
居民们欢呼起来,大家都对下一次文化节充满了期待。
在资金到位后,易鑫和谭侨立刻按照规划展开行动。国际宣传小组开始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精心制作的多语言宣传内容,吸引了大量国外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一位法国网友在 Instagram 上留言道:“这些四合院的照片和视频太美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独特的建筑和文化,我一定要找机会去参加这个文化节。”
文创产品设计团队开始着手开发新的定制化产品,带有四合院图案的折扇、手帕以及结合现代科技元素的智能手环、小音箱等产品的设计方案逐渐成型。
负责活动策划的团队也在紧锣密鼓地优化互动环节的流程和细节,制定详细的活动执行手册。
随着下一次文化节的日益临近,大院里的气氛也越来越热烈。居民们都积极参与到文化节的准备工作中,有的帮忙布置场地,有的排练表演节目,大家都为能让四合院文化节更加精彩而努力着。
就在大家满怀期待地准备迎接文化节时,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负责文创产品生产的工厂突然打来电话,说由于原材料供应商出现问题,部分原材料无法按时供应,可能会影响文创产品的生产进度。
易鑫和谭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易鑫立刻说道:“谭侨,这可怎么办?文创产品是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按时生产出来,会影响整个文化节的效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