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过神奇的人物后,生活依然会回归正轨。市府研究室兼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换了好几任。

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2018年,研究室迎来了新主任,市委办政策研究室过来的主任姜嘉霖。

姜嘉霖站在市政府大楼的玻璃幕墙前,深蓝色中山装熨得笔挺,左襟别着的红底金纹党徽被阳光映得微亮。他习惯性用拇指摩挲着袖口磨白的锁边,那是十五年伏案疾书留下的印记。浓黑的剑眉下,那双沉淀着岁月光泽的眼睛总含着三分笑意,眼尾细密的纹路随着说话时会轻轻聚拢,仿佛宣纸上晕开的墨痕。

他与人交谈时总微弓着背,灰白鬓角下是常年架着银框眼镜的压痕。深褐色牛皮公文包边角已经起毛,拉链上还挂着女儿编的褪色中国结。当年轻科员送来文件,他会立刻摘下老花镜搁在翻开的《政策研究》杂志上,布满茧子的指腹顺着文件边角捋平,说话时下颌不自觉地微微前倾,像是要把每个字都托到对方耳边。

最动人的是他凝神倾听时的模样。布满细纹的眼睑半阖着,被镜片放大的瞳孔泛着温润的光,仿佛春雨浸透的砚台。有次保洁阿姨说起儿子考学难处,他竟从抽屉里摸出泛黄的笔记本,把各区教育政策逐条拆解给她听。那天夕阳斜照进来,他鬓角银丝与钢笔尖同时闪烁,深灰毛料袖管在桌案上拖出细碎浮尘,像头不知疲倦的老牛仍在默默拓荒。

姜嘉霖踏入研究室那日,正撞上梅雨季的暴雨。他脱下湿透的藏青风衣搭在椅背,露出内衬口袋别着的银色钢笔——那是市委政策研究室十年服务奖章熔铸的。前任主任留下的黄花梨笔筒里,插着三支未拆封的狼毫,此刻被他抽出来分给在场科员:“笔要常写才不蛀,政策要常新才不死。“

当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全体职工会的时候,只剩下了冷玥负责综合科和老张负责社会研究科,老李负责经济研究科,三个人都是副科级。

姜嘉霖立刻安排玥玥对接市人社局,开启遴选和招聘,上半年招聘三个,下半年招聘三个。

姜嘉霖到任第三天,把玥玥叫进堆满前任遗留材料的办公室。他单手推开窗边积灰的档案柜,露出贴满便利贴的玻璃板:“今年内补足研究室6个编制,侧重经济研究。“

玥玥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悬停:“主任,人社局那边遴选流程......“

“流程是人定的。“姜嘉霖撕下张泛黄的《历年招录问题清单》拍在桌上,“下午三点对接会,我要看到带风险预案的招聘方案。“

市人社局三楼会议室内,老式中央空调发出嗡鸣,姜嘉霖将一摞泛黄的《研究室历年人员结构分析报告》推到会议桌中央。玥玥的手指在纸质版《2018年招聘计划草案》上划过,钢笔尖在“急需政策分析岗”旁洇出墨点:“上半年三个岗,得补上乡村振兴和数字经济的研究缺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