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呆在县城。暮色漫进老屋窗棂时,青瓷碗底最后一抹葛根茶痕正泛着琥珀色涟漪。玥玥刚推开斑驳的铁门,就听见里屋传来陈阿姨特有的爽朗笑声。
“我们玥玥回来得正好!”母亲从八仙桌旁起身,鬓角银丝在吊灯下闪着细光。陈阿姨指尖轻点着桌上一沓文件,丹凤眼尾的皱纹里盛满笑意:“市里研究室的笔杆子培养计划,你妈非说要等你亲耳听。”
玥玥的帆布包滑落在地,惊飞了窗台啄食的麻雀。陈阿姨捻起最上层的红头文件,指甲在“跟班学习半年”的字样上叩出轻响:“昨儿市里开妇代会,碰巧遇见研究室周主任。听说要选个懂基层又笔头利索的——我当即就想起你那些获奖的防汛报道。正式跟班学习的文件已经发给你们县里啦,我带一份复印的件回来给你家报喜。”
母亲将温热的青瓷碗推过来,碗沿金缮的漆线在玥玥指腹下蜿蜒,“你爸对照去年遴选条例逐条核对,连葛根茶伴手礼都备好了。”
陈阿姨突然压低嗓音,像当年在村口分享高考押题密卷般神秘:“周主任爱人是我师范同桌,昨儿打牌时透的底——”她蘸着茶水在桌面画圈,“这次跟班表现好,说不定能赶上年底的专项选调。”
窗外的玉兰树沙沙晃着影子,玥玥感觉锁骨处的银链突然发烫。陈阿姨从鳄鱼皮包里摸出牛皮纸信封,市政府钢印在暮色中泛着冷光:“人事表我托人多印了三份,错别字能改九回。”
“谢谢陈姨...”玥玥的指尖抚过文件上细密的打印墨点,喉咙像含了块温热的葛根冻。
“谢什么!”陈阿姨突然攥住她的手,珍珠戒指硌得生疼,“当年你妈妈在卫生院通宵照顾流感患儿,市里领导来检查情况非把功劳让给我——后来我才有了到市里的机缘巧合。”
母亲忽然掀开樟木箱,薄荷脑丸的气味混着茶香漫出来。箱底躺着父亲珍藏的钧窑茶具,素胚上流转的窑变紫纹仿佛暮云翻涌。“周主任好茶,”陈阿姨轻叩匣盖,“送材料时捎上这个,比什么烟酒都强。”
玥玥望着茶具上父亲贴的“1987年景德镇”标签,忽然听见巷口传来收废品的吆喝。陈阿姨起身整理旗袍褶皱,腕间翡翠镯子碰出清响:“明早八点半到市政府办人事科报到,找穿藏蓝制服的老王递材料。”
暮色渐浓时,老式座钟突然敲响六下。妈妈开心的说道:“我们玥玥该穿那套灰西装去报到,扣子解到第二颗才显稳重。”
周主任站在落地窗前,指尖摩挲着钧窑茶盏的冰裂纹,茶汤倒影里晃动着冷玥面试时的防汛热力地图投影。秘书长推门而入,“老周,如何,确定人选没有?”
周主任转身,他敲了敲冷玥的履历表,“KM理工的编程课作业和防汛地图叠着交,是个能揉碎重组的主儿。“
冷玥的面试表现是积累的集中爆发,跨领域知识赋予她多维视角,基层经验提供鲜活案例,冷静应变体现职业素养,细节把控与资源整合彰显情商,而价值观共鸣则打动了决策层。这些特质共同构成“力挽狂潮”隐喻下的理想候选人形象——既有扎根泥土的务实,又有破局创新的锐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