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山的清晨,晨雾尚未完全散去,山间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

山林中鸟儿欢快地鸣叫着,似乎在为新的一天欢呼。

然而,在这片看似宁静的山中营地,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会议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张闿坐在营帐中,眉头紧锁,望着眼前的地图,心中满是忧虑。

他深知,西华山的粮食储备已岌岌可危,若不尽快解决粮食问题,这二十多万黄巾众人将陷入绝境。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兵攻略各县,抢夺粮食,扩充势力。

“杜远、龚都、黄邵。”

张闿抬起头,目光依次扫过三位将领,神色凝重地说道:

“我命你们三人留守西华山。这里是我们的大本营,也是二十多万百姓的栖身之所,你们务必守护好。百姓们的安危,就全靠你们了。”

杜远挺直了腰杆,大声说道:“主公放心,我杜远誓死守卫西华山,绝不让敌人踏入半步!”

龚都和黄邵也纷纷抱拳,坚定地表示定会不负所托。

安排好留守事宜后,张闿开始挑选出征的精锐。

他在二十多万黄巾中精挑细选,最终选出了五万勇士。

这五万士兵,个个身强体壮,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无畏。

他们知道,此次出征,关乎着众人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

张闿任命何曼、何仪、刘辟、廖化、周仓、裴元绍、黄石、黑山、郭大目、于氐根为各营将领,每人带领五千士兵,组成十个精锐营。

这些将领,都是跟随张闿多时的老部下,他们作战经验丰富,对张闿忠心耿耿。

“典韦!”张闿看向那位身材魁梧、力大无穷的猛将,眼中满是信任,“你与我一同统领全军。你勇猛无比,是我军中的支柱,此次出征,全靠你冲锋陷阵了。”

典韦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瓮声瓮气地说道:“主公放心,有我典韦在,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张闿自领锐锋营,这是一支由军中最精锐的士兵组成的先锋部队。

锐锋营的士兵们,身着轻便的铠甲,手持锋利的武器,行动迅速,战斗力极强。

他们就像张闿手中的一把利刃,随时准备插入敌人的心脏。

一切准备就绪,五万大军在西华山下集结。

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张闿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队伍前缓缓走过。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士兵,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期待。

“弟兄们!”张闿突然勒住缰绳,大声喊道,“我们此次出征,是为了生存,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二十多万家人和兄弟!我们要抢夺粮食,扩充势力,让天下人知道,我们黄巾众人,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杀!杀!杀!”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山谷,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西华山,向着附近的县城进发。

一路上,士兵们纪律严明,步伐整齐。

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在为他们送行。

刚出西华山不久,在一条宽阔的官道上,张闿意外地再次遇到了李典。

此时的李典,经过一番辗转,心中对张闿的为人和抱负已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看到张闿率领的这支气势磅礴的大军,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李典大步走到张闿面前,笑着说道:“我跟你混了,你得管饭。”

张闿听后,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他跳下马,快步走到李典面前,一把抓住他的手,说道:“李典兄弟,你能来,真是太好了!我就知道,你迟早会明白我的志向。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李典看着张闿真诚的笑容,心中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

他用力地点点头,说道:“好,从今往后,我李典就跟着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典的加入,无疑让张闿的心情瞬间大好。

张闿立刻任命李典为副将,协助他统领全军。

李典也不负所望,迅速融入了军队,与其他将领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大军继续前进,一路上,张闿不断地向将领们讲解着战术和战略。

他分析着敌人可能的防御策略,以及应对的方法。

将领们围在他身边,认真地聆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我们此次攻略各县,要速战速决。”张闿指着地图,说道,“各县的守军,大多是些乌合之众,战斗力不强。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主公,若是遇到世家大族的私兵,我们该如何应对?”何曼皱着眉头问道。

张闿微微一笑,说道:“世家大族的私兵,虽然装备精良,但他们缺乏实战经验,且内部矛盾重重。我们要抓住他们的弱点,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同时,我们要尽量争取百姓的支持,让他们为我们提供情报和帮助。”

将领们纷纷点头,心中对张闿的谋略和远见更加钦佩。

他们知道,跟着这样的主公,定能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

随着大军的不断前进,距离目标县城越来越近。

张闿的心中既紧张又兴奋,他知道,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来临。

他望着远方的天空,暗暗发誓,一定要带领士兵们取得胜利,为黄巾众人赢得生存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军先后攻克了几座县城。

每到一处,张闿都严格约束士兵,严禁他们扰民。

他打开粮仓,将粮食分发给贫困的百姓,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和支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