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初夏申请了一个小公司,招了店长,财务,出纳,销售,运输,服务员,就等货一到手,立马开工。
宋飞燕找到周初夏,“初夏,今晚你们一家四口来我家吃,我跟文才把孩子,还有公公婆婆接来首都了,以后就在首都定居。
我也打算把孩子送到育儿所,到时候也请希远和惜云帮照顾一下,首都的教育要比Q市好……”
原来赵文才夫妻俩暑假的时候,并没有回家,一直在经济特区批发东西去别的城市卖?两个月赚了5000。
外加周初夏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都生活的这么好,他们觉得他们还有父母帮衬,更加可以。于是就让赵家父母提前退休了,领着退休金,带着他家的三个孩子来了首都。
“没问题,放心,我保证,你的孩子在育儿所没人敢欺负他们。”
周初夏说的话一点都不夸张,谢希远兄妹俩妥妥的孩子王,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在学校那是前拥后挤,对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话比老师还管用。
“那感情好,我得好好谢谢你那两个小宝贝。”
宋飞燕的三个小孩都进入了育儿所,谢希远兄妹俩又多了几个玩伴。
可以拿货的时候,谢浩然带着姓李的销售走了一趟,然后交给他负责。
周初夏两人找的人都是有本事的,只要周初夏想的出,他们就能干的出。周初夏根据上辈子看的各个商界大佬的经验,给出的建议那是又好又新颖,什么会员制,什么买三送一……她两个店的衣服鞋子供不应求。
周初夏翻看账本,她两个店铺,一个月纯收入赚了将近10万,她非常的满意。
:八十年代,做生意果然来钱快,真是卖红薯都能发财。
周初夏夏也体会了一把数钱数到手软的感觉。
店长激动:“老板,货不够买,要不然都不会是这点业绩,可惜了。”
“这是个问题,得解决,你让小李来我这一趟。”
李销售:“老板,你找我什么事?”
周初夏开始画大饼,“小李,你最近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可以说你比我想象中的有能力,我得给你涨薪才行。”
“谢谢老板。”
“你这样的人才,不能浪费,我决定了,升你为销售主任,你再去多招六个人,以后他们都归你管。”
“老板,不用这么多的人手,现在我们三个人够了。”
“不够,我打算开展生意,你带人去经济特区的城市,寻找新的货源。你的眼光很好,我相信你找的新货源能让我们的顾客满意。你也不用担心货多,你老板我已经又买了三个铺面,管够,铺面不够再买。”
李销售:“……”老板怎么说得买铺面跟买白菜一样。
“你找的货源合适,我给分成2%,小李,我看好你。”
现在是李主任的小李一听有分成,笑的眼睛都只剩一条缝,“老板,我一定全力以赴,把生意做大做强。”
“好,我等着你的成果。”
然后不到一年,周初夏在首都就买了20个铺面,有员工上百人,存款几百万,还有了一栋办公楼,叫做夏然公司。
曾经的店长被任命为经理,负责帮周初夏管理公司。
经济特区,随着改革的开放,有些小工厂改不了懒散的毛病,也不创新,什么都等国家分配。然后月月亏,被要发展的政府给卖了,工人下岗。
李主任听到消息,立马打电话给周初夏:“老板,你神了,政府真的要卖工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