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贵妃谋逆案尘埃落定后的紫禁城,迎来了一场久违的瑞雪。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为宫殿楼阁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也似要洗净这场风波留下的阴霾。然而,江佑安与苏璃月都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过后短暂的宁静,要彻底杜绝此类祸事,还需深入整顿朝堂与后宫。

在椒房殿暖阁内,苏璃月坐在案前,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宫规典籍,眉头轻蹙,若有所思。江佑安处理完朝堂事务,匆匆赶来。他望着苏璃月专注的模样,心中满是怜惜。

“璃月,整日忙于这些事务,累坏了吧?”江佑安轻声问道,走到苏璃月身旁,为她披上一件狐裘。

苏璃月抬起头,微笑着说:“陛下,臣妾不累。经此一役,本宫深知后宫宫规的重要性。咱们必须趁此机会,完善宫规,加强管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江佑安点头赞同:“你说得对。朝堂那边,朕也打算进行一次大整顿,清除柳家余党,重新任免官员,确保朝堂清明。”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璃月全身心地投入到后宫整顿中。她与各宫主管嬷嬷彻夜商讨,修订宫规,明确宫女、太监的职责与奖惩制度。对于秀女的选拔与培养,也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

与此同时,江佑安在朝堂上雷厉风行。他召集百官,宣布对柳家余党的惩处决定,将那些与柳家勾结、为非作歹的官员一一革职查办。随后,开始广纳贤才,选拔有真才实学、清正廉洁的官员,充实到各个部门。

然而,整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后宫中,一些老嬷嬷对新宫规不满,认为过于严苛,暗中抵制。朝堂上,也有部分官员对新的人事任免心怀不满,试图阻挠。

一日,苏璃月在巡查后宫时,发现几位老嬷嬷在私下议论,言语间对新宫规多有抱怨。苏璃月并未当场发作,而是将她们召集到椒房殿。

“你们对新宫规有何意见,不妨直说。”苏璃月目光平和地看着众人。

一位年长的嬷嬷壮着胆子说道:“娘娘,新宫规太过严厉,许多宫女、太监都难以适应。而且,这秀女选拔标准一提高,咱们后宫可选的人就少了,往后恐怕不好管理。”

苏璃月耐心地解释道:“本宫制定新宫规,并非故意为难大家。此次柳贵妃之乱,给咱们敲响了警钟。若后宫没有严格的规矩,任由心怀不轨之人肆意妄为,不仅会危及本宫的安危,也会影响到整个后宫的安宁。至于秀女选拔,提高标准是为了选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女子,为后宫注入新的活力。”

嬷嬷们听了苏璃月的话,若有所思。最终,她们纷纷表示愿意遵守新宫规。

在朝堂上,江佑安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几位老臣联名上书,反对新的人事任免,言辞激烈。江佑安并未动怒,而是召集他们到御书房,与他们推心置腹地交谈。

“朕知道,诸位爱卿在朝中多年,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如今局势不同以往,柳家之乱让朕看到了朝堂存在的问题。若不进行改革,西靖国恐难长治久安。新选拔的官员,都是经过朕和诸位大臣仔细考察的,他们有能力、有担当,定能为国家效力。”江佑安诚恳地说道。

老臣们听了江佑安的话,心中的疑虑逐渐消除。最终,他们选择支持江佑安的改革。

经过数月的努力,后宫与朝堂的整顿初见成效。后宫中,宫女、太监各司其职,秩序井然。新一批秀女入宫,为后宫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朝堂上,官员们勤政廉洁,积极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江佑安与苏璃月携手漫步在御花园中。园内百花盛开,姹紫嫣红,蝶舞蜂飞,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璃月,多亏有你在朕身边,与朕并肩作战。如今后宫清明,朝堂稳定,西靖国迎来了新的生机。”江佑安感慨地说道。

苏璃月微笑着说:“陛下,这一切都是咱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臣妾愿与陛下携手,共创西靖国的盛世,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盛世华章:家国同辉谱新篇

在江佑安和苏璃月的悉心治理下,西靖国步入了一段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商业贸易日益兴盛,街头巷尾洋溢着欢声笑语。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新的挑战正悄然逼近。

一日早朝,边境守将快马加鞭送来急报:北方蛮族集结重兵,意图侵犯西靖国边境。江佑安接过战报,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各抒己见,有人主张立即出兵迎战,有人则建议先派使者求和。

“陛下,蛮族狼子野心,此次来犯,定是有备而来。咱们不可掉以轻心,应立即调兵遣将,保卫边境。”右丞相李明德率先站出来,拱手说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