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川说完后,林耀堂的眼睛里像是亮起了什么东西:“路川,你很有自己的见地嘛!”
路川谦虚地笑笑:“我不过就是替林总把您早就观察到的现象说出来而已,何谈见地?若真论得上什么见地,那也是林总的见地。”
“好了,路川,我已经知道你并非池中之物,场面话我们就不需要多言了。虽然现在的社会依然是人情社会,但人情社会总是会不可避免地浪费很多时间。我不喜欢浪费时间,尤其是没有异议地浪费时间。”
魏星月展露出美丽的笑颜,道:“没想到林叔叔和路川会聊得如此融洽,倒是把我的创业热情都点燃了。若是林叔叔后续还有什么可以进行的合作,我看是一段很好的机缘!”
路川说:“林总,晚辈不才,只知道您是做信托业务的,却不太了解这中间具体的内容?”
林耀堂轻笑一下,神态中透露中只有对聪明的同类才会有的和蔼:“信托,顾名思义,就是信任与托付。不仅仅是商业的世界,在普罗大众的社会中,也会有很多需要信任的地方。但是,路川,你知道,信任,在人类社会,往往又是最容易缺失的东西。”
“林总,我大概明白的意思。不过,我暂时不太懂,社会信用和金融信用,是一个道理的概念吗?”魏星月问。
“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金融体系建立在信用之上,但是,人情社会中的信用,往往只是一种自发的信用。比如,自发地轮流请客吃饭等等。但是,金融丛林中的信用,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信用。”
林耀堂喝了几口茶,作了一些简单的解释。
“就像,在中世纪的早期,大不列颠施行过一种叫做土地保有制的制度。这个制度中有一些规矩,比如,保有人并不能按照自我意愿处理土地,而是必须交给长子继承,以及不允许把土地捐给教会,等等。
“为了让这些限制少一点,逐渐有人发明了用益制。比如,虽然人死了不能用医嘱安排土地的归属,但是,活着的时候就可以。于是,保有人可以在活着的时候,把土地转交给他所信任的人,另外,这个行为的进行目的是保障受益人的利益。
“等受益人长大成人,或者满足了什么保有人提出的其他条件,就可以获得土地。”
一边听路川说,林耀堂一边感到欣慰和赞赏。
“嗯,不错,你说得很对。星月,路川说的正是信托的来源。这是英国人的一项发明,对金融信托业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刚才路川所说地这个保有人所信任的人,我们也称之为受托人。而如果受托人背信弃义,那么这桩买卖就完蛋了。”
魏星月道:“林叔叔,我明白了,这就是信托的原始逻辑。本质上,是为了规避不守信用的风险。”
魏星月说完客气话,路川开始接着讲彩虹屁。
“现在正是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构成大力发展的时候。有发展,就会有机遇。发展得越好,信托业务也就会越来越多,市场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林总,我真是佩服您,眼光太独到了,早早创办了信托公司,开展信托业务,没有错过黄金的市场机会。”
路川表达了自己对林耀堂的佩服。当然,这些都是场面话。林耀堂刚刚说的那些,路川并非不知道。
只不过,现在需要一个谈话契机,进入接下来的主题。
本章已完 m.3qdu.com